简介

首辅夫人只想和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只想和离的四十八天(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唐苒不太确定的道:“我不知道下一次能不能考过。”

甄玉棠为她加油打气,“一定可以的,苒苒,我相信你。”

唐苒恢复了信心,“好,我听你的话。”

阮亭回到阮家,王娘子和阮娴一脸笑的迎上来,还提前准备好了茶水和果子。

“去应天府这么长时间,辛苦了吧?我瞧着你又瘦了一点儿,改明儿娘给你做件衣服。”

王娘子说着话,把桌面上的一盘秋梨推过去,“这是我和娴儿特意给你摘的梨子,可甜了,刚刚摘下来的,还新鲜着,你快尝一尝。”

阮娴也不再撇嘴了,不忘拉着近乎,“是啊,大哥,这是我和娘亲手摘的。盘算着这两日你该回来了,我和娘哪都没有去,从早到晚在家里等着你,省得你回来的时候,家里没有人。大哥,你去应天府这么长时间 ,娘与我可担心你了,也很想你。”

瓷盘中的秋梨泛着莹润的黄,水灵灵的,阮亭看了一眼,神色淡漠,“不用了,我不渴。”

在他去应天府赴考之前,因着与甄玉棠定亲一事,王娘子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色。结果他成了解元后,王娘子一反常态 ,对他嘘寒问暖。

阮娴也是,还有脸说担心他。以前不拿他当兄长看待,现在倒是一口一个大哥 ,俨然与他很亲密似的。

这样的关怀,阮亭已经没有了期盼,他只觉得有些好笑。

若是他这次没有通过秋闱,怕是王娘子和阮娴只会继续板着一张脸。

王娘子不敢再对阮亭说些阴阳怪气的话了,阮亭现在是解元,也算是半个官了。

阮亭是举人,她就是举人老爷的亲娘,阮亭还没到家门,街坊邻居通通跑到阮家来恭维着她。

王娘子也明白,她这是托了阮亭的福,“梨子就放在这儿,你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尝一尝。”

王娘子一副慈母的做派,询问着阮亭赴考的情况。

这时,阮娴轻咳了一下,看了王娘子一眼,这是她与王娘子提前商量好的。

听到阮娴的咳嗽声,王娘子话锋一转,“ 阮亭,你是乡试的第一名,巡抚大人可曾给你什么奖励?”

阮亭眉头不着痕迹的皱了一下,随即舒展开,王娘子问东问西,看似在关怀他,实则就是为了这最后一句话吧。

阮亭道:“巡抚大人奖励了五百两银子,苏州府的张知府和荀学政奖励了我各一百两银子。”

“这么多。” 王娘子嘴巴都要合不上了。

乖乖,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呢。王娘子第一次觉得她没有阻拦阮亭读书是正确的。

阮娴也是这样,眼底泛着光,若是大哥能把这些银子给王娘子保管,那她的嫁妆可就有着落了。

阮娴眼珠子转了转,“ 大哥,你能成为解元,娘和我虽然没帮不上什么忙,但我们整日在家里,心里也是念着你的。你在府学读书,娘辛辛苦苦做绣品,眼睛都要使坏了,娘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吃了不少苦。现在你手里有了这么多银子,不如让娘保管着,让娘也享享福!”

王娘子怎么不想手里多拿些银子?阮亭与他不亲近,那她更要把阮亭的财产拿到手里。

“是啊,阮亭,你回到家里这几年,你手里有多少银子,我这个当娘的可从来没有过问。现在几位大人奖励了你几百两银子,平日你要读书应酬,你们年轻人,花钱容易大手大脚。你交给我,我也不乱花,我替你保管着,到时候你要用银子的话,我就给你。”

唇角溢起一抹浅淡的讥讽的笑,阮亭在想,王娘子是做了不少绣品,可用在他身上的,又有多少?

陆遇还在这个家时,王娘子攒的钱供陆遇读书;陆遇去了京城,王娘子做绣品挣得铜板,留着给阮娴当嫁妆。

反而他每次从府学回来,都会给王娘子留钱。

他回到泰和县的这几年,所花销的一切费用,都是他原先的积蓄和后来做生意赚来的,没有用过王娘子一个铜板。

有很多事情,阮亭不说出来,不代表他不清楚。他是看在王娘子是他亲生娘亲的份上,才没有计较这些。

阮娴和王娘子这么一唱一和的,看来在他没回来时,两人就商量好了。

他不愿计较,不代表他会任由王娘子母女俩算计他。但凡王良子对他有四五分真心,他也会把这些银钱交给王娘子。

阮亭淡淡出声,“ 总共奖励了七百两银子,在应天府时,同窗互相应酬,过两日,我还需要答谢府学的诸位夫子,荀学政这两年也帮助我颇多,送的礼品即便不贵重,总不能太差。这样一来,就要下去一百多两银子。剩余的,是我留给甄家小姐的聘礼。”

王娘子急急忙忙出声,“聘礼而已,哪里用得上这么上银子?”

阮亭还在侯府的时候,那些世家子弟拿出的聘礼价值十几万两银子,最不济的,也有上万两白银。

他道:“ 甄小姐愿意嫁给我,出再多的银子都不为过。况且,甄家的地位摆在这儿,这么些聘礼,并不多。”

王娘子拧着眉,“ 邻居林婆子的大儿子娶媳妇,不过六七十两聘礼,怎么娶个甄玉棠,需要这么多银子?”

墨眸扫她一眼,阮亭冷淡的道:“我如今是举人,您若是觉得只给甄家送去六七十两聘礼可以的话,那您就送去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