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肥么么哒(2/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弘星眉眼耷拉没有精神,吸吸鼻子掰着手指头数一数,还有大黄海没看!

“玛法,坐大船,看大海。”

“好。坐大船。从黄海进入扬州外县,从运盐河到扬州城。我们弘星就是聪明。”

“弘星聪明,弘星坐大船。”

皇上乐得哄着乖孙儿开心。

盐城地势平坦,河渠纵横,物产富饶,汉唐时期就是产盐之地,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运盐的盐河。

弘星兴冲冲的,和他玛法坐在小小的乌篷船里,望着纵横交错的盐河一带繁忙盛景,开心。

“玛法,地方志上说,盐城大多数人口是历朝移民后裔。玛法,盐城位于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临黄海,与扬州为邻,跨越淮河……玛法,盐城没有港口啊?”

“盐城产盐,不需要港口。玛法猜一猜,弘星是说,大清的港口太少了?”

“玛法,山东、浙江、广东都有港口。关外没有,江苏也没有。”

“哎呦呦,弘星还要在关外建港口?难不成弘星是要扩大国家间的贸易,增加税收?”

“玛法,弘星知道奉天府有大海,弘星喜欢。”

“奉天府宁海县,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嗯,玛法考虑考虑。江苏没有大港口,那是因为滩涂浅。而且江苏前面有上海大港,后面有宁波大港……暂时不需要大港。”

“玛法,那西汉文景年间,吴王刘濞主持开凿邗沟做运盐河,贯通南通、泰州、扬州,直达长江。玛法,刘濞聪明啊。”

“那可不是?这运盐河邗沟,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始。”

“玛法,不对。玛法,从大海上运盐运粮进京,更聪明。”

“咳咳,大运河的漕运和大海的海运,一样重要。”

弘星迷瞪眼。

皇上:“……”

祖孙两个四目相对。皇上干巴巴的解释:“那古代,船无法在大海中航行。就是现在,大海上也有太多的危险。”

“我们之前看到的黄海,只是海边。等大船进入黄海稍里,弘星就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危险……”

皇上尽力劝说,但是弘星的本能认知里,大海是没有危险的,大海很好很好。皇上只能答应,先加大海上巡防造大船。

弘星高兴。弘星和他玛法来到黄海边换乘大船,站在甲板上看向盐城,才是切实地体会到盐城的闪亮。

位于串场河与新洋港交汇的湾口,东晋筑土城,为盐城城池之始。明永乐年间为防倭寇侵扰,在原土城的基础上修筑砖城,于西门、东门、北门新建瓮城,西狭东阔,从而最终形成瓢形城池形状。

“漂浮于水,永不沉没”,这就是“瓢城”盐城,默默无闻,自我闪亮。

弘星抬手揉揉眼睛,试图看清这阴雨天里的这座水城、瓢城、盐渎城,鱼城、米城……

“下次弘星要来,再来看。下次时间准备充足。”皇上摸摸乖孙儿的小脑袋,海上风大,穿蓑衣也会湿掉,“乖,去船舱用用点心,马上午时了。困了没?”

“好。”

弘星吃饱喝足,一觉醒来,开始他最后一顿盐城大餐。

圆润透明的藕粉圆子泡在浓汤之中,半浮半沉,看上去像一个个漂动的茶色圆球,咬一口柔韧而富有弹性,吃在嘴里细嫩爽口,余香不绝。

弘星吃的小眉毛飞舞:“玛法,弘星可以吃出来,馅心放藕粉中滚了六次,甜汤有浓郁的桂花香味。”

亲亲玛法一口圆子差点喷出来。

“……弘星棒棒哒。”

鲻鱼肉肥味美,配以猪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笋片等等上笼以旺火蒸熟,蒜瓣状,汤清味浓,好看、鲜嫩、可口。

弘星:“玛法,家里做的鲻鱼,和盐城城里做的,海上做的,味道都不一样。”

亲亲玛法:“……用的水不一样,柴不一样。”

烩素鱼皮。山芋粉放入沸水锅中凝成粉皮,切成长方块,呈鱼皮状,辅以鸡汤、火腿、鸡脯肉等等肉菜下锅烧沸,不光鲜美,它还清爽可口。

弘星:“玛法,兜率寺的大师傅发明这道菜,他们能吃肉吗?”

亲亲玛法:“酒肉和尚酒肉和尚,不吃肉不喝酒的和尚,不能发明这道菜。”

奇园蟹黄包,个大膘肥黄多,味道是你能想象到的最鲜美的那种鲜,鲜的掉眉毛!

四鳃鲈鱼,三四斤的模样,身呈青灰色,两侧和背鳍上有黑色斑点,实际上它也只有两个鳃,只是每个鳃盖上多一条较深的折皱,外观好像四鳃……

精心烹饪出来后那鲜艳的色彩、芬芳的香气、醉人的口味、精巧的造型……看着就让人如痴如醉,馋涎欲滴。

弘星吃得忘乎所以,享受得来——“玛法,弘星突然有了作诗的灵感。”

亲亲玛法:一口鲈鱼差点喷出来。抬眼一看,小孩儿胸前的围兜那都要无风而起飘然升仙……

皇上怀疑乖孙儿难不成饕餮投胎?皇上试着先开口。

“四鳃鲈鱼独出淮安—府……”

“八足螃蟹横行大清九州。”

“……百里灌河风光万千人间无比……”

“千里盐城遗世独立清人大爱。”

“……不错。”

小娃娃眼睛享受地眯眯着,一副“口舌留香,回味不尽”的小样儿。

“玛法你看,汤汁呈乳白色,浓稠粘唇,清香可口;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玛法,灌河鲈鱼是最好看的美人姐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