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咸鱼被逼考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66三合一(3/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虞衡伸手一指自己的鼻子,“这不就有了吗?”

景隆帝再笑,“净会耍宝。”又正色道,“朕为何如此做,想来以你的聪明已然明白过来。”

虞衡点头,当然明白,反正自己继续当诱饵呗,对方继续为自己造势,等到流言到了一定的地步,对方肯定又会忍不住跳出来搞事情的,基本操作,虞衡都能按照这套路给他们写个剧本了。

景隆帝满意点头,觉得这几天虞衡承受的压力也挺大,想着他年纪不大,又一向听惯了周围人的吹捧,被虞启昌保护得很好,这一次还是头一回直面这种恶意,景隆帝难得善心发作,温声安抚虞衡道,“那些流言,你不必放在心上。朕并不是不能容人的昏聩帝王,虞氏满门忠烈,对朝廷忠心耿耿,朕若是因些许流言便猜忌你们,岂不是与桀纣无异?别说当个青史留名的明君,怕是要背上千古骂名,遗臭万年。更何况你父亲一心保疆卫土,对朕忠心不二,你又是天降福星,若是朕真的听信谗言对你们心怀芥蒂,那不就如了那等小人的意了?你看朕像是这么傻的人吗?”

景隆帝了解每个大臣的性格,比如虞衡,人虽然聪明,但偏有股懒劲儿。什么事情都喜欢直说,不太想费神去猜。景隆帝自己是那种心思深沉的帝王,说话大多留一半,因着能爬上来的大臣基本也都是成了精的狐狸,君臣之间有些话根本不必说得太明白,略一暗示彼此便心照不宣,那是属于老狐狸们的默契。不过虞衡既然不太适应这一套,景隆帝也能考虑到虞衡的性格,将话摊开了说。

不得不说,景隆帝这么得大臣们的心,还是有道理的。这等驭下手段,不可谓不高明,直接奔着攻心去的。

虞衡果然很感动,他是见过景隆帝和阁老们议事时的情景的,定下来的事儿还好,摆在明面上说进度,各抒己见。对于某些还没定下来的事儿,那话说得就云里雾里了。虞衡对朝堂的大事儿没那么清楚,主要是某些大事儿他这个级别还没资格知道,景隆帝和阁老们当着他的面儿试探几句,他都不一定能反应过来他们到底在说什么,简直自带一套加密术语,让虞衡这个门外汉听了直挠头。

也正是因为如此,虞衡对景隆帝的说话处事风格还算是比较了解的。景隆帝刚才这番推心置腹的话,确实极为难得,显然是对虞衡多有看重,不愿他心里生出半点怨怼来。

虞衡眼珠子一转,心里又有了主意,笑眯眯地看向景隆帝,眨眨眼道:“陛下,既然他们如此费尽心机为微臣造势,那不若再送他们一程?”

景隆帝微微挑眉,看着虞衡这机灵的模样,眼中也多出一丝笑意,含笑道:“你待如何?”

虞衡从袖子中掏出一个荷包递给景隆帝,景隆帝好奇地打开一看,见里头是一小撮黄澄澄的东西,景隆帝伸手捏了一颗仔细端详,见这物不过指甲盖大小,上面方形却无棱角,大部分呈金黄色,下方则是白色,还有一个小缺口,瞧着倒像是从某个东西上剥下来一般。摸着较硬,手指一掐,便掐下一小块来,里头与外面看到的无异。景隆帝仔细看了半晌,确定这玩意儿自己真的没见过,便问虞衡,“这是何物?瞧着倒有点像粮食,能种?”

虞衡心说景隆帝不愧是帝王,这直觉可真够敏锐的,一猜就猜出来这是种子。

见景隆帝还等着自己回话,虞衡轻咳一声,小声解释道:“陛下猜得没错,此物名为玉米,也是能吃的粮食,据说味道极好,产量也十分不错,不亚于红薯。”

景隆帝瞳孔一缩,猛地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玉米种子,这竟然又是一样产量不亚于红薯的粮食!

景隆帝深深看了虞衡一眼,出乎虞衡意料,景隆帝并未询问他这种子是哪儿来的,反而问道:“这玉米,该几月种?”

虞衡从系统那儿坑了玉米种子过来后顺道研究了一下玉米的生长条件,这玩意儿还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五月种,八月份便能成熟摘下,秋玉米七月中旬种下,十月份成熟。主要看气候,玉米喜高温,京城在北方,这会儿其实正好是种秋玉米的时候。

景隆帝都问了,虞衡也不瞒着,爽快道:“现在就可以种了。”

景隆帝抬眼瞅了虞衡一眼,忍不住笑道:“合着你都算好了,就等着朕点头是吧?”

虞衡摸了摸鼻子,心虚道:“这不是忘了吗?先前的心思全都放在红薯上,都没想起来这玩意儿。”

这还真不是虞衡瞎瘠薄胡扯,他得到玉米的时候不比红薯晚上多少,就是去年红薯大丰收,系统说虞衡达成了什么“名满天下”的成就,顺道儿就给虞衡奖了一堆玉米。

不过虞衡越来越忙,倒不像先前得了红薯那样,还亲自在系统空间种上一大堆,也就是系统给的种子足够多,整整一麻袋,种个十多二十亩净够了,凭借着玉米讨喜的产量,今年种下去,明年就能给各州都分一点。

哦,还有一个重要的点虞衡忘记补充了,“玉米喜暖,北边较寒,七月份种上,南方那边,三四月就能种。再南边点,一年四季都能种。”不过再南边一点貌似已经到了后世的琼海省了,现在好像还没怎么开发来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