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咸鱼被逼考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97三合一(1/5)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其实虞衡现在捣鼓出来的自行车, 跟后世还有很大区别的,持久性就没后世好, 动不动就要换链条。

京城的达官贵人们出门, 要么骑马要么坐马车,前朝还有坐牛车的,因为牛比马走得更稳, 不过后来慢慢都坐马车, 牛车逐渐被取缔,大部分牛还是作为耕牛, 放在了最合适它们的位置。

自行车这玩意儿, 对达官贵人们来说,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用途。速度不如骑马, 舒服不如坐马车。

但是!这玩意儿稀罕啊!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是永远的真理, 更别提, 这玩意儿还是两任帝王争着抢着要盘进自己手里的东西。单是这份荣耀,足够自行车笑傲群雄,身价倍增, 成为大宣新一代的潮流用品。

虞衡最开始做自行车, 就没想过走平价路线。主要吧……怡阳府的橡胶树虽然不少, 但除了做自行车外, 虞衡还要做其他橡胶制品。像雨靴松紧带这类东西, 其实更加贴合大众的需求。

达官贵人到了冬天能穿皮靴保暖, 普通百姓哪里穿得起?能多纳几双千层底布鞋就非常舒服了。但是, 布鞋穿着虽然舒服,到了雨雪天,那就是遭罪来的, 鞋子袜子一起湿。尤其是冬天下雪后, 在外面走一圈,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回家后都没有知觉,冻得不行。

雨靴虽然保暖效果不太好,好歹能防水,到时候往里面塞个毛鞋垫,也能稍微起到一点保暖效果。

这样便民的东西,虞衡当然不会把价格定得太高,那就失去了意义。但怡阳府的百姓还要脱贫呢,要是全走物美价廉路线,怡阳府脱贫之路更要艰辛不少。

所以,虞衡就把自行车定位成奢侈品。景隆帝和昭宁帝都这么卖力表演代言了,要是虞衡还不抓住这个机会,那他这个怡阳府知府也别当了。

人一旦忙起来,就觉得日子过得飞快。一直到把自行车做出来送去京城,虞衡已经在怡阳府待了整整十个月了。

小汤圆也过了两岁生日,从一个走路走得晃晃悠悠的小企鹅长成了不那么晃悠的小小男子汉啦。

虞衡对小汤圆有颇多愧疚,风碣县的橡胶厂从筹备到做出成绩,都是虞衡一手操办的,县令们也没闲着,每个县令都领了修路的差事,负责自己县内的那一段路,八个县同时施工,虞衡这边的橡胶厂也在同期筹办,可以说,从虞衡上任后,整个怡阳府,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就没一个闲着的。

这十个月,应该是怡阳府官民过得最累的十个月了。

但是,他们做出成绩来了!

连接各县的水泥路已经修好,进入州城后又并入了岐州至京城的水泥官道。单就这一条路,怡阳府就是大宣境内的独一份,朝廷大手笔还只修了京城到其他九州的水泥官道呢,州下面的府?不好意思,没那个银子,你们想修,自己想办法。

有胡尚书在,拨款是那么好申请的吗?

别说岐州其他府的知府酸成柠檬了,就连其他州的刺史,听了这事儿后自己都怪不得劲儿的。

这差别待遇,谁看了不眼红?

眼红也得忍着,谁让人家虞衡能耐呢?

他申请的款项是一百万两银子,拿了这一百万两银子修了路,办了厂,短短十个月,啪嗒一下弄出来一自行车,见过的人不多,但太上皇和昭宁帝抢来抢去,就这架势,自行车就肯定不会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次品。

虞衡也胆子也特别大,客串了一把资本家,达官贵人们给他写信要买自行车,说什么任由虞衡定价,虞衡还真没跟他们客气:承蒙惠顾,一辆自行车一万两银子,不二价,谢谢。

这要是在后世,虞衡定的这价格,妥妥被人举报到消费者协会的节奏。但现在不一样啊,天底下就虞衡这儿有自行车,目前还就皇宫里有一辆,还被景隆帝抢去行宫了,昭宁帝还眼巴巴等着呢。

垄断的生意最好做,技术掌握在虞衡手里,价格定多少,那还不是任凭虞衡说了算?爱买不买,不买有的是人等着,就是这么霸气。

其实虞衡报的这价格听着唬人,但是吧,向他写信要买自行车的人是谁?京城那帮达官显贵啊!那帮家伙家底有多富,虞衡心里清楚得很。

想当年虞衡还是个混吃等死的纨绔时,跟着沈家两位表哥混过一段时间的纨绔圈。好家伙,那些豪门大族的纨绔,那手笔,确实对得起他们的出身。一万两银子,玩的大的纨绔,一晚上和死对头争风吃醋给花娘砸的钱,就差不多有这个数了。更别提这帮达官显贵们买古董字画花去的银子了。

虞衡把自行车的价格定在一万两,对达官显贵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一万两买个大面子,出个大风头,值!

想想玻璃镜子最开始出现时,法国王后结婚,威尼斯国王送她那面小小的玻璃镜,就值十五万法郎。后世一面小镜子才多少钱?

这么一算,虞衡给自行车定价一万两一辆,还能称得上一句良心价了。

当然,就这个价格,其他人听到都不淡定了。

一辆自行车就要一万两银子,虞衡只要卖出了一百辆自行车,那他不就把申请的一百万两银子的拨款给赚回来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