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王侯归来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啊,啊,又要磨三哥一次了。

*

军队是在第二日清晨挺进一座草木丰茂的大山里的。

到了该干活儿的日子,李邺就收起他那副吊儿郎当的玩世不恭,正经得几乎连个人影都见不着,正午生火做饭时还没看到他现身。

不仅如此,这前后兵马的数量跟着肉眼可见地减少了些许。

一顿饭吃完,底下就有个年轻的小将士气喘吁吁地跑上来传信。

“侯爷,观姑娘,我们将军说招安之事进展缓慢,怕是不能送几位上路了,在此遥祝诸位旅途顺利,还望见谅。”

感情已经到了虎头山。

李邺这一路虽然相处时间不长,可凭着一嘴三姑六婆扯闲篇的功夫,在众人心里都留下了挺不错的印象。

她哥啃完一块肉干,扯树叶擦罢手,“要不,咱们过去看两眼?吃了人家好几日的口粮,总该亲自知会一声比较妥当。”

观亭月对此无意见,“顺便瞧瞧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燕山听出她的一点言外之意,在路上就低着声音提醒:“喂。”

“招安可不是去打架。”

“我当然知道。”她走得气定神闲,满脸从容,“我虽不曾替老爹招安过,但这种活儿,有时候不光是动嘴皮子。”

观亭月冲他递了个轻挑眉稍的笑,“得讲究恩威并用。”

虎头山很大,他们落脚的地方恐怕还只在山底,再往前有盘根错节的山道,陡峭的天险自成屏障,黄土和草木交相辉映,汇成一片肃杀的“梁山水泊”。

“老先生,我们当真没有恶意,这是朝廷下发的文书,白纸黑字,有印章的——不信您看一眼。”

人还未走近,大老远就听见李邺扯着嗓子卖吆喝。

好家伙,他何止是进展缓慢,原来压根没有进展,连匪寨大门都没摸到。

李邺和他的兵乌泱泱地停在山坡往上的关口前,无论如何也难进寸步。

这半坡处临时设了一道卡,观亭月留意到,两旁除了山石、树木外,还有几个粗糙搭建的岗亭,弓弩手们拉着紧绷的弦,正戒备地对准山下。

而关卡之后则是一座黑压压的木质寨门,尖刺和拦马桩一应俱全,别说,真有点占山为王,扯大旗起义的味道。

门墙上遥遥站着位胡须大把的老人家,方巾长衫,儒雅文弱,想必身份特殊,可又不像是什么厉害的角色。

李邺这边举着一张纸吃力地解释,对方在那边装聋作哑,死活不肯配合。

“有什么误会,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商量嘛,同是大绥子民,何必搞得兵戎相见呢,对不对?”

“兄弟们原本在襄阳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放弃大好人生与前程,不值当的。”

“官府做事,向来稳妥可信,说了既往不咎,便一定是既往不咎……”

难为他磨破了嘴皮,守关的一干人等仍旧无动于衷,满脸看大傻子的表情把他望着。

“这位将军快别逗了,若是真心实意地谈和,怎么还带那么多兵?”

岗哨冷嘲热讽。

李邺不禁苦笑:“小兄弟,你们人多势众,咱们的父母官手无缚鸡之力,总得有保命的东西吧?”

边上的襄阳知府连忙附和,“对对对,若是当家的肯接受招安,本府愿孤身进寨,不带一兵一卒!乌纱为证,绝不食言——”

这知府也是一把岁数了,不比那位在墙上装诸葛孔明的大爷年轻哪儿去,一腔的苦口婆心全给人当驴肝肺。

“回去吧大老爷。”老者摆摆手,“我们当家的说了,襄阳金氏誓与朝廷不两立,除非小姐能活过来,否则,招安的事情免谈。”

襄阳知府:“你们……”

观亭月几人近前来时,双方的谈判正好陷入僵持两难的境地。

李邺隔空唱了一上午的单口大戏,嗓子直冒烟,接过燕山递来的水食,没滋没味地吃了几口:“看见了吧?人家压根不肯搭理你,越是知道招安,越是意满志得,所以我才说接了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啊,唉。”

“这些年,对付叛军和反贼朝廷不是一向以武力镇压吗?”观亭月感到奇怪,“为什么非得招安?”

李邺吃饱喝足,琢磨着反正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索性开了匣子从头解释,“姑娘有所不知,他们这窝‘贼’来历非同一般。原本也不是干土匪发家的,算起来,皆是城里有名有姓的本分人。”

“当家的据说姓金,前朝时就已经是附近的地头蛇,混迹黑白两道,无论江湖还是庙堂都有说得上话的人撑腰,久而久之便也给自己鼓捣了些产业,明面上装得好似正经生意人,其实依然是道上的老大,说一不二。”

她若有所思地颔首。

此类人观亭月倒是不陌生,当年观家如日中天那会儿,亦有许多赶着来请他爹喝酒吃肉的。观林海再不怎么喜欢出门应酬,对付这些人,仍会抽出一点空闲。

因为不管在哪朝哪代,三教九流都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

“金家名下的赌场、渔场、矿场、酒业,多不胜数,几乎涵盖了湖广一代大半的买卖与营生。那些走江湖的镖局武馆,或多或少卖他们面子,你知道的……官府也有手伸不到的地方。”李将军隐晦地丢给她一个眼色。

然后又娓娓道来,“金老爷子膝下无子,两年前过世后,家里的大小家业由他的长女,金大小姐操持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