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六零小仙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1(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荣锦十岁这年, 李家村通了电, 家家户户都按上了电灯泡, 晚上不用再点烟熏火燎味道不怎么好的煤油灯了。

与此同时, 贯穿了村子的几条水泥石子路上也分别安装上了夜灯, 村民们晚上出来吃饭唠嗑再也不怕黑灯瞎火的看不见。

装了电灯后, 大家伙的生活水平顿时上升了几层楼, 手电筒慢慢地兴起来了。

李治国没多久又从省城的机械厂弄来一辆拖拉机,直接轰动了方圆十里八村的人。

那一天,当绑着大红绸的手扶拖拉机崭新地驶进李家村时, 村口的鞭炮声响了很久,村里村外人山人海,乡亲们都看稀罕来了。

李家村大队的人都很高兴, 骄傲地挺直了腰板儿, 这可是他们村用养猪赚的钱买来的,属于大队上的公共财产, 每个人都有份儿!

别看铁疙瘩笨重的很, 还烧油, 但是用处广泛, 可以拉着铁犁犁地、拉着架子车运东西等等, 比牲口好使, 更比人力省事顶用。

县领导这回牵头从省城的机械厂弄回来几辆,以往评优排在前几位的大队都可以拿钱去买,连工业券都免了。

村里的老少爷们看到最喜欢, 几乎每个人都蹭上去坐上一段, 胆大的还能握着扶手开上几步路,再多就不敢了,金贵着呢,弄坏了可不好修。

既然领导帮忙给打通了机械厂的门路,他们这边钱和粮都不缺,要肉更是多的很,现在有拖拉机,下一步自行车还会远吗?

当荣锦看到大伯神采飞扬地开着拖拉机遛弯显摆时,下意识就想到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还有曾经坐过的李部长和主席的小轿车。

小轿车想普及的话估计还有的等,自行车很快就下来了,据说是机械厂那边接到上头的命令搞改革和批量生产,存货很足。

李家村通过给机械厂供给粮食和肉蛋的机会,优先拿到了购买权。

县城这边的供销社里没多久就摆上了几排自行车卖,甚至还分男女款式,男式的粗犷大方耐摔,女式的小巧玲珑实用,设计的巧妙又美观,受到人民群众的追捧和亲睐。

当时开卖时,供销社门口都快被挤爆了,大家经过这么几年,手里多少都有积蓄,不怕花钱,就担心没地儿买东西花钱。

新上架的两排男女式自行车很快被一抢而空,之后陆陆续续摆上的也被迅速买走了,可谓是供不应求。

不久后,县城的大街小巷、乡下的田间地头,开始到处闪过新式自行车的身影。

特别是春夏时节,姑娘或小伙穿上简洁大方的衣裳,挎上一个帆布包和水壶,戴着红星帽子,骑上自行车在平坦的水泥路上犹如一阵风般飘过,留给路人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这种浪漫的情节片段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学生和中青年之中,风靡一时。

甚至上头让搞文艺的人为此拍了个黑白小电影,拍出来后几乎不到半月的时间就传遍了全国各地,让自行车卖的更好了,国库又增收一大笔建设资金。

李家村搭上机械厂,有门路从内部直接买,方便了不少,不必和其他人一起去供销社门口挤,也能每家每户弄到一辆自行车使唤使唤。

有了自行车后,之前跑车拉人的生意就不怎么好了,不过那些驴车牛车马车转而拉起了货,同样能有营收。

荣锦上到高二时,李家村的养猪场重新翻修了一遍,又扩大了规模,他们堂兄妹几个在县高中成了别人口中有名的村二代。

这个时候,一直与她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早就成了高中的校草,且越来越受学校女孩子们的追求,明里暗里的告白信递了不知多少。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更何况还有李长江李桃花等人以及同村的帮忙抵挡,不给任何人翘他们村小仙女童养夫的机会。

这是李家村高中学生联盟会私下里一直坚持做的事,荣锦根本不知道,更不知道在外人眼中,其实她和小伙伴早就被归为青梅竹马的一对儿了。

不怪她察觉不出来,实在是她现在才多大,十二岁而已,自认为还是个宝宝呢。

而陈向阳已经十七了,从上了初中开始,除开在校上学期间,每到寒暑假来临,部队那边就会派人过来接他去训练,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五个冬夏。

如今他早已长到一米八的个头,身形修长而有力量,气势初显,不容忽视,无怪乎那些小女孩一看到他就脸红羞涩。

荣锦暂时没那个感觉,只是觉得他越来越有前世当战神的风范了,越来越像他原本的那个自己。

进入高三后,县城开始建起了高楼,五六层的那种,外层颜色鲜亮的涂料一涂,很有时代感,备受群众喜欢。

李家村不差钱,紧跟领导步伐和潮流,家家户户开始翻盖新房,一座座二层小楼就起来了,重新规划好的村落不仅看上去整齐好看,还给队里腾出了不少空地用。

当荣锦和小伙伴们准备考大学时,县城开始普及了电话。

这种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很快蔓延到乡下,李家村也安装了,是座式的那种,样式比较老旧,只有拨号打电话的功能,但在大家伙眼里,已经是巨大的惊喜了。

到目前为止,李家村大队已然有了好几处巨大的变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