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良田美景:逍遥小农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集市(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第二天一大早二妮就被大妮叫醒了,天还是黑黑漆漆的。二妮实在是受不了这鸡鸣就起的生活,打着哈欠穿衣洗漱,不过想到今天要上街,二妮的眼珠子一下子就亮了。

赵氏和大妮已经做好了早饭,森爹和三郎是喝米粥,家里其他人就着米汤吃干饼子,又干又硬,二妮撑着脖子吃了半个,转手就把另外半个给了大郎和二郎。

因为今天要卖鱼,赵氏连豆腐都没做。

二妮哼哧哼哧地揉着眼睛,想着得养成早起的习惯,自己的年纪都可以做大妮的阿姨了,居然还让她照顾,真是无地自容啊。

赵氏推了板车,还带了两个家里的木盆和两个小板凳。

鱼放在背篓里背个大半个时辰肯定死在半路上了,这年代又没氧气和加水的鱼箱,后来干脆一个水桶里放几条,让大郎前后挑了两个水桶,又让二郎和大妮分着挑了一个水桶。赵氏的木板车上放了三个木桶。

二妮则是背了一个大包袱,是赵氏和大妮平时做的荷包,正要拿去集市上卖。

周家这次卖鱼因为是试验品,连林二婶和李婶家都没说,所以比正常赶集的都去的早,加上周家在村里的位置比较偏,一直走到村东头的时候,大路上都没几个人。

赵氏说现在是农忙时期,许多人家的晚稻都还没收,是以一般的农户家庭是不怎么赶集的,只有到农闲时分才会做个针线搓个麻绳拿去换钱。

天黑蒙蒙的,二妮背着包袱开始还走得挺稳当,后来就渐渐落后了,布鞋子的底薄,路上的石块又硌脚,很快她就感觉到脚底板发疼了,不过一直咬着牙没吭一声。

天渐渐地亮起来,路上的行人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到达东丰镇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走进镇子,二妮就感觉到了一路的繁华了,景色从单调的泥地和大树变成了道路和青砖大瓦的房子。

镇子里街道宽阔,两边都是房屋,有灰色泥瓦房,还有白色墙壁的大瓦房子,还有门口挂着红灯笼的大宅,像极了影视城里的古代民居,酒肆、饭馆也早早开了门做生意,镇上渐渐开始热闹起来。

不过兴许是赶集的地方,并没有青石路等高端大气的东西,而且往来的都是赶集的农户,似乎镇子里的人都还没出来呢。

赵氏把板车推到了一个巷口,卸下东西归置水桶,又从水桶里倒出一些水在木盆里,把鱼也捞出来几条放进去,这便开始摆摊。

许是时辰还早,顾客还没有。二妮央着大郎带着她到附近逛逛。

森爹和娘亲把鱼的价格归为大的五十文一条,中等的三十文一条,小一点的十五文一条。

但是二妮觉得古代吃肉比吃鱼便宜,鱼的市场还有提升空间,便想去调查一下物价水平,不能让辛辛苦苦的一家子吃了亏。

二妮跟着大郎一路逛过去,发现赶集的农民也只是买些自家产的当季的蔬菜和一些腌菜等,要么就是自家编的竹篮子啊,麻绳啊之类的,也有猎户来卖野猪肉、野鸡之类的,二妮还看到了被大叉子叉死的鱼。

猪肉是二十文一斤,肉包子一文一个,素包子一个两个,二妮还跑去问了猎户那卖的鱼,卖的也是二十文一斤,当下二妮的心思就活泛了。

根据她二十多年的经验,鲢鱼因为养殖方便,价格是最便宜的,其他三者则是草鱼略贵,鲤鱼次之,鲫鱼再次之。

但是这是在纯野生的古代,鲫鱼又被赋予了吃了记性好、男人吃了补身体、女人吃了催奶的神奇外衣,所以相对反而可以贵一些。

再次回到摊位上的时候,就剩二郎一个人看着摊子,说是赵氏带着大妮去另一个巷口把荷包交给绣铺去了。

只有两个板凳,大郎就靠在板车边上歇歇,二妮则和二郎畅想着有钱之后买啥的梦想。

这时,“小姑娘,小兄弟,这鱼怎么卖啊?”

二妮抬头,是个包着清布,穿着青灰布衣的中年男人,看衣服料子比他们的好多了,应该是殷实人家,看来生意有望啊。

二妮扬起八颗牙的标准笑容,甜甜地喊了一声大叔,“大叔,您要买什么鱼呢,我们家有鲫鱼、草鱼、鲢鱼、鲤鱼四种,其中鲫鱼三十六文一斤,草鱼、鲢鱼和鲤鱼则是三十五文一斤,因为我家的鱼都是我爹爹下河捕的,都是活鱼,所以价格高一些,而且都是野生的哦,吃了身体好,大叔要不要来点。”

东丰镇虽然地处南方,但是并不是渔乡,撒网捕鱼这类做法在这里还是闻所未闻的,所以乍看到这几桶活蹦乱跳的鱼,李继山还是有些诧异。

“小姑娘既然知道这么多鱼,不知道能不能分辨呢?”

“大叔,我知道哦……”幸好昨晚听了赵氏的讲解之后专门回空间翻了翻,她的记忆力好现在拿出来忽悠人是半点都不怕。

“哈哈,看不出来小姑娘如此博学,好罢,每样鱼各来两条大的。”

“好嘞。”一听第一笔生意成功,大郎、二郎赶紧帮着抓鱼,大郎帮着赵氏卖豆腐也会用秤,在鱼尾巴上栓了稻草打结再称。

“大叔,两条鲫鱼四斤八两重,是一百七十二文,两条鲤鱼七斤二两重,是二百五十二文,两条草鱼十二斤五两重,是四百三十七文,两条鲢鱼八斤四两重,是二百九十四文,一共是一千一百五十五文,可对?”二妮笑眯眯看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