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尊浮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回 伊尔哈染坊出损招(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眉方寸一想,若真借了百花教之手,报了杀师之仇,倒也不亏,看来这百花教确实还有可利用的地方。于是,他方才燃起的一点怨恨,很快浇灭下去,反之升起了更浓的复仇念头。

而伊尔哈不这样想。他想的是,借眉方寸之手,灭了逆鳞门,让武林门派自相残杀,他只消轻微奉上一点力道,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因为逆鳞门是他攻城路上的劲敌之一,另一个,是傅家军。

没有人能挡他的复国路,没有人能破他的王朝梦,凡是路上钉、梦中靥,他都需逐个铲除。

因为他不满现状、热衷复辟,因为他不屈凡胎、自称真龙,因为他是伊尔哈。

伊尔哈道:“我们两方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再说洪世杰。

白天,县官府邸举办了邹义麟的追悼会,到场者无不悲愤交加、声泪俱下。洪世杰那会儿正藏身在县府外头的老百姓中,随着人群一同往里张望,心里自是痛恨与焦灼。

他当然想进大堂,叩拜、追逝、痛苦,瞻仰县长大人最后的遗容,但他不能这么做。因为此时,他已入了傅家军,那是一个与整座禾城对立的军阀,他岂能带着这身份去惹双方的注意,搞得里外不是人?况且,邹县长的本意,就是要他作为卧底,潜入傅家军内部深处,执掌军情,维稳禾城,他绝不能因为一时难过而冲动败露,毁了邹县长的深义。

洪世杰于是只能站在院外的人群中,看门口人来人往,听哀乐渐起渐落,直到人群慢慢散去,他仍不愿离去。

他心里盘算着,是否等到人群都散了,自个就能偷偷溜进院内大堂,去见邹县长最后一面,哪怕远远地磕个头也好。但他没料到,一波人散去后,另一波人又涌到了县府大门前。

这是一帮青年学生,看得出来意气方刚,且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为首的女子霸气十足,带领学生们喊着口号,似在和县府叫板。

“还我真相!还我真相!还我真相!”那一帮人喊得热火朝天。

什么真相?洪世杰抓了把脑袋,不解地望着这帮人。

过了一会儿,县府门口走出一人,正是傅雪年。他双手交叉抱胸,轻轻倚在大门口,饶有兴致地注视着门外大声讨伐的人群,仿佛对这声讨的阵势并不放在心上。

那闹事者愈喊愈烈,全然不将门口这位将军放在眼里,更对警察局长的命令置若罔闻。只听得一声枪响,众人抱头蹲地,一个个吓破了胆子,那原本嚣张的气焰乌泱泱散去,将制服下的莽撞与稚嫩展露无遗。

洪世杰心道,还好这枪只朝着天开,只装装样子,若是落到了其中一位学生身上,那么持枪者可就成了下一回被声讨的主角了。杨局长是洪世杰昔日的上头,平日里最不把军阀放在眼里,今日洪世杰见他为傅雪年开枪驱散学生,便觉得这位局长也是处境艰难。邹县长这一死,狼将军这一来,禾城各个机关的主事恐怕都已自身难保。

他正这样想着,人群后方突然杀出一人,手执长刀,满脸凶相,直向傅雪年刺去!

傅雪年只是站着,一动不动。

洪世杰看得心里真当是焦急,大刀就要落下,你好歹动个身吧!难不成你还会空手接白刃?

洪世杰是个急性子,正想冲上去帮傅雪年一把,突然又记起邹县长那晚叮嘱他的话,叫他凡事不可莽撞,需三思而后行。想到此,洪世杰的脚便像定住了般,使不出劲。

洪世杰性子冲动,但不傻。他在观望,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待到那刺客砍伤了一名士兵,洪世杰才出了手,一枪崩了那刺客,这才引起了傅雪年的注意。

看来这位将军对洪世杰的这一枪颇为满意,还将他留在身边,等于升了职。

洪世杰那会哪里知道,这里头还有赵一尊的情分。直到丁如在车内道出傅雪年来禾城的原委,洪世杰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将军不只是为了北上入沪,还是为了找赵一尊。

他究竟是为了赎罪,还是别有所求?清明节那天在逆鳞门,他究竟有没有对赵一尊坦白?

心里怀揣着深深的疑问,洪世杰站在办公厅的窗前,等着将军的归来,不知不觉已到深夜。

窗下,玉兰花开得正盛,如夜色中燃起的一团团白焰。

洪世杰望着花出神,突然听见开门声。

房门徐徐敞开,傅雪年站在门里,略显憔悴。

这一夜与长刀刺客的搏斗,让傅雪年原本被诬陷却看似不在意的心,变得更加警觉起来。那一刀落在他的臂上,虽有铁皮护袖护着肉体,但他的一身西装被划得稀烂。仿佛这一刀落在身上,把将军往日的伪装也一层层剥开。

有人要杀他,这是他早已习惯与背负的事情。

有人要在赵一尊面前杀他,却是他难以承受的事情。

这其中的区别,恐怕连他自己也无法说清。面对敌人,他只能凶狠、果断、招招毙命。但面对赵一尊,他企图用一招逆鳞拳唤起少年微弱的记忆。

敌人死,少年却并未想起,傅雪年于是失望。但赵一尊轻轻吐出的一句“谢谢”,足以缓和他的这份失望。

“你怎么还在。”傅雪年径自走到椅子旁坐下,见洪世杰没回应,便抬头看了一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