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前程夙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洪门香主(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什么是‘普济丹’?”智祥问。

“这是我们走方医当中的十五大总治方之一,名为‘截药’,意思是说把病给‘截住’,最常见的就是男用黄鹤丹,女用青囊丸,可截百病。”

“真的能治百病么。”智祥不太相信。

赖道岐苦笑道:“截药专方专治,能出奇制胜,使病速愈,其下药极重,为的是服下后即刻见效,令人惊诧信服,然后再售余药,价钱自然就高,至于病患是否痊愈也就管不了这么多,所以走方医在每个地方最多只停留五六日。”

经赖道岐的讲述,智祥对江湖走方医这一行当有了大致的了解。

凡州府县城内都有诊所,看病抓药容易,而乡间交通不便,只能靠那些走村串巷的江湖走方医瞧病了。“走方医”源于扁鹊,延续于华佗而流传至今。

走方医三大法“顶、串、截”,顶指药物上行为吐药,串是药物下行为泻药,截是以发汗上吐下泄的方法截住疾病,共有九顶、十三串、七十二截秘法。总之服药见效要快,药物便宜价格低廉,而且随时方便就地可采摘。

当然最拿手的是拔牙、点痣、去翳和捉虫,如用离骨散点牙,半柱香时间即落,点痣一宿便脱,这些绝招向来都秘而不传,只是师徒间相授。

经过数日的颠簸,这一日傍晚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了重庆府。

重庆府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入得城来,市井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酒香。

赖道岐鼻子嗅嗅,咂了咂zui:“此乃巴县刘氏‘咂酒’,以大豆、大米、高粱、糯米和荞子五种粮食酿制而成,端的是香气悠久,滋味醇厚,入口甘美清爽至极啊。”

前面大油樟树下探出酒幌,是一家老字号客栈。

吴香主下马说道:“大家一路车马劳顿,在这里稍作歇息。于是便安排人给马喂些草料。

这时外面有摇铃声渐至,赖道岐指给智祥看:“这就是走方医的串铃声,又叫‘虎撑’,是走方医拉客的招牌。”

那人是个布衣灰袍的清瘦老者,身背药箱手摇串铃,持黑字白旗招牌,招牌上写着“祖传秘方,祝由十三科”,旁边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走方医摇铃是有行规的,放在xiong前摇动,表示自己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的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则表示医术非常高明。”赖道岐解释说。

智祥望过去,那老者摇铃过顶,于是说道:“他的医术一定是很高明了。”

“也不一定,江湖上滥竽充数者不乏其人。”赖道岐不屑道。

不多时,吴香主派去的随从回来了,禀告说:“香主,马车已安顿好,明天一早出发,走七天,可以直达长安城。”

“嗯,看来只有明早再动身了,去要两间上好的客房,今晚就住在这家客栈。”吴香主吩咐道。

“是,香主。”那人应道。

小二捧上两三坛子酒过来,殷勤地说道:“客官不是本地人吧,这是本地方有名的‘咂酒’,由五种粮食酿造而成,凡过往商客无不饮此酒,客官要不要尝尝?”

“久闻重庆‘咂酒’大名,今天便好好的痛饮一番,也不枉此行了。”吴香主拍开泥封,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

“好酒。”众人皆口赞道。

赖道岐深吸一口气,迫不及待的端起碗一饮而尽,不住的咂zui,闭上眼睛似在无穷回味一般。

智祥不会饮酒,独自吃饱了饭坐在一边,看着无趣,便起身说去外面街上转转,赖道岐叮嘱他别走远,早点回来。

暮色降临,街上人来人往,空气中飘来阵阵麻辣香气,那是本地有名小吃“重庆小面”的摊子,面条色泽松散红亮、麻辣相间,油重无水。

智祥无心赏景,目光四处望去,想寻找方才街上经过的老铃医。

大街拐角处,他看见了那老者和小姑娘正坐在一面摊前吃面,桌旁立着布料招牌,药箱搁在脚旁。

智祥一般不善与陌生人交往,走到跟前正踌躇着如何开口时,正巧老者放下碗筷抬起头,目光与智祥不期而遇。

老者凝视着智祥,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异,说道:“这位小xiong弟的皮坎肩很是别致,是兔毛的么?”

“我也不晓得。”智祥摇了摇头。

“可否借老夫一观?”老者和善的微笑着。

智祥脱下坎肩递了过去。

老者捧着坎肩翻来覆去的看着,手扒拉着rou软的灰毛,又送至鼻子下闻了闻,面色越来越凝重,最后开口道:“你这坎肩是在哪儿买来的?”

“是我娘缝制的。”智祥感觉这老头很好笑。

老者疑惑的目光端详着智祥:“听口音,小xiong弟不是重庆本地人吧。”

“嘉州。”智祥答道。

“哦,”老者接着问道,“那这毛皮从何而来?”

“家里的。”

老者点了点头,将坎肩交还给智祥,微微一笑说:“小xiong弟,你好像是有事儿找我。”

智祥“嗯”了声,说道:“老伯,我见您串铃高举过顶,医术一定很高明了。”

老者闻言乐了:“医术马马虎虎,算是过得去吧,怎么,有人生病了吗?”

“不是,”智祥迟疑着说道,“老伯,您知道终南山么?”

老者一愣,道:“年轻时采药去过一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